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首页 新闻故事 抗大课堂 抗大研究 人物传记 抗战记实 老兵档案 抗战小说 抗战电影 回忆录 历史视频 文物展览 音频档案 会员专区 御墨书苑

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公为什么没让粟裕指挥?战后才知邓公高明

作者:抗大红色文化交流中心 发布日期:2024-06-14 浏览次数:127

       胡志明去世之后,黎笋成为了越南领导人,黎笋一改对中国友好的态度,把中国视为是越南的假想敌。为了提升在南亚地区的地位,越南先是派兵入侵了柬埔寨,然后又屡次骚扰我国边境线,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中央军委决定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在许世友的领导下,势如破竹,一举攻克了谅山。

等我军撤退后,越南领导人黎笋前往了越南北部城市谅山视察,黎笋看着市区里的残垣断壁陷入了沉思。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越军的败退速度居然这么快。

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至今依然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军以极短的时间结束了这场局部战斗,很多军迷都对那场反侵略战斗津津乐道。

666beca59af14.jpg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越自卫反击战也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毕竟这场战斗前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战争对于士兵和低级军官来说,就像一部巨大的绞肉机。”朱可夫的这句名言在对越自卫战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只要枪声一响,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伤亡,很多英勇的战士也永远的留在了异国他乡。

666becb413deb.jpg

很多人忍不住要问:“粟裕大将比许世友还年轻一岁,指挥能力也在许世友之上,邓公为什么没有启用粟裕呢?”事实上,并非邓公故意雪藏粟裕,而是因为粟裕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赴前线指挥战斗了。

一、身先士卒的粟裕,身体受到战争伤害

与林彪、刘伯承等正儿八经的军校科班生不同,粟裕在军事上可谓是半路出家,他原本是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是因为参加革命,他有很大概率会成为一名教书先生。

666becc22d6aa.jpg

然而富有进步思想的省立二师校长被反动势力迫害之后,粟裕心中的革命之火被点燃,从此成为了叶挺手下的一名班长。

虽说也跟随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尚未崭露头角。起义军在向福建撤退的过程中,为了给朱老总争取突围的时间,粟裕所在的排担任阻敌任务。

666becd21b855.jpg

粟裕在战斗中英勇无畏,不幸头部中弹后陷入了昏迷,多亏路过的战友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才被带到了井冈山。

当时参加井冈山会师的部队中,南昌起义军大多数是职业军人,战斗经验丰富,所以这批革命的火种在建立根据地时,基本都成为了红军的骨干。

666becde63a63.jpg

粟裕作战英勇,又曾经在战场上流过血,所以深得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的赏识,职位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粟裕也没有辜负领导对他的期望,工作能力十分突出。

虽说已经成为了干部,但是粟裕在作战时依然身先士卒,他麾下的战士也都斗志昂扬。在1929年红军攻打宁都时,粟裕再次中弹,静养了好几个月才痊愈。

粟裕英勇顽强的精神也为他赢得了尊重,在1930年的水南战役中,粟裕经历了他军旅生涯最严重的一次伤,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时候,不幸被敌军的炮弹炸伤,有三枚弹片永远的留在了他的头部。

666becea1e51e.jpg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这三枚弹片一直没有取出,这也为粟裕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据粟裕的夫人楚青回忆:“粟裕被头痛病折磨了几十年。”

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时期,粟裕已经是红一军团教导师的政委,粟裕在一次战斗中被子弹打中了左臂,因为伤到了动脉,粟裕因失血过多陷入了昏迷。

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医生强行将嵌在他左臂内部的弹头取了出来。这次受伤也意味着粟裕无缘跟随红军主力长征,而是留在了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666becf6cb60b.jpg

在险象环生的游击战场,粟裕又有两次受伤,右臂、脚踝分别被子弹击中,其中打入右臂的弹头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被取出。

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期间,粟裕带领游击队经常出没于深山老林,缺衣少食是常态,夜晚还经常与蚊虫相伴。

666bed0218532.jpg

但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粟裕依然将游击队发展壮大。游击队在粟裕的指挥下,神出鬼没,这也是游击战争的精髓所在。

为了能够提高部队的执行力,以及对敌人的兵力部署作出及时的反应,无论粟裕身居何职,都喜欢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身先士卒的习惯其实也是他多次受伤的原因。正是因为粟裕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军才能一次次险中求胜。

666bed0d127f6.jpg

二、粟裕身体状态每况愈下

由于常年在艰苦的环境下指挥战斗,再加上多次身负重伤,粟裕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好。由于游击战争时期,经常风餐露宿,所以留下了严重的肠胃病。

这就导致粟裕经常会出现腹痛的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都不能走路。新中国成立后粟裕也曾多次求医,但是始终难以彻底根除这一顽疾。

666bed20e7ebe.jpg

后来经过苏联医生诊断,以为只是简单的慢性阑尾炎。当苏联医生为他做手术时,发现了吃惊的一幕,粟裕得的并不是阑尾炎,而是肠扭结,换句话说就是肠子错位扭结。

苏联医生非常清楚,这种病将会伴随着什么程度的剧痛。粟裕已经与这种疾病共存了多年,由此可见他的意志力有多么的顽强。

由于在水南战斗中负伤,粟裕经常被头痛病折磨。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就已经在尝试使用各种办法缓解头部的剧痛,但是效果甚微。

666bed3d57e46.jpg

众所周知,粟裕的成名之战便是淮海战役,这一仗让粟裕一战封神,为世界各个著名军事院校提供了教学素材,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都给予了粟裕极高的赞扬。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粟裕在淮海战役的那段时间非常痛苦。为了能够及时对战略部署进行调整,粟裕几乎吃喝拉撒几乎都在指挥所里完成,连续七天七夜都没有合眼,神经高度紧张。

头痛病也多次在淮海战役期间找上门来,实在疼痛难忍时,他就让身边的警卫员为其按摩一下,如果依然不奏效,他就会将冷水浇到自己的头上,用麻木感代替疼痛感。

正是因为粟裕时刻都在坚守自己的岗位,最终华野消灭了国民党的八十万精兵,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666bed4af418c.jpg

1950年,朝鲜半岛响起了枪声,美国考虑到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派麦克阿瑟指挥了仁川登陆,朝鲜战场的局势一举被扭转。

关键时刻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时我军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便是林彪和粟裕。

然而林彪并不主张对朝鲜用兵,而粟裕当时是病了,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后遗症纷纷找上门,朝鲜战争前夕,粟裕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甚至连下床都困难。

666bed56d8e19.jpg

毛主席原本是想点将粟裕入朝指挥战斗,但是得知粟裕病情加剧之后,不得不派彭德怀带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虽说粟裕未能入朝参战,毛主席始终挂念着粟裕的健康问题,先是让他前往青岛进行疗养,然后又派专机把他送到了莫斯科进行治疗。

苏联的医疗技术果然要强于当时的新中国,在苏联医生的精心照料下粟裕的身体状况果然有所好转。他也在1951年9月返回了中国,当时志愿军已经在朝鲜战场结束了五次战役,双方基本上已经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对峙状态。

666bed64f2e97.jpg

所以朝鲜战场上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了军事行动了,就连彭德怀也被调回了国内,将志愿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陈赓、邓华等人。这时候再派粟裕奔赴朝鲜,多少有些大材小用,最终毛主席把他安排在了总参谋部。

由于粟裕出色的军事才能,1954年毛主席委任其为总参谋长,粟裕担任总参谋长期间,潜心研究登陆战术,时刻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粟裕开始专注于军事教育,为我军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方面人才,这也就意味着他越来越远离一线部队,对士兵的了解程度自然不如八大军区司令员。

666bed73c8881.jpg

再加上越南地区气候潮湿燥热,这将会给粟裕的健康带来极大的考验,所以权衡再三之后,邓公没有让粟裕前往南疆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

三、雷厉风行的许世友

实际上许世友的年龄比粟裕还要大一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许世友身体素质不如粟裕,许世友曾经师承少林,本就是个习武之人,在战争年代也没有像粟裕这样受到重伤,所以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许世友的健康状态远比粟裕要强。

666bedb960b5c.jpg

许世友与粟裕的性格截然相反,许世友性如烈火,粟裕含蓄内敛。可能因为许世友拥有火爆的脾气,所以有人觉得他是个“莽夫”。

如果认为许世友是“莽夫”,那只能说明你对他的了解还不够。许世友其实更像是张飞,粗中有细。

666bedc500aa2.jpg

1948年9月,毛主席亲自指定许世友担任济南攻城部队的总指挥,许世友不负众望,敏锐的发现了济南城防的漏洞,亲创了“牛刀子战术”,以优势兵力直插国军防线的要害,仅用了八天就拿下了济南。

说到济南战役,不得不提一下许世友的对手,此人便是抗日战争时期“打满全场”的王耀武,从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便能轻松得知,此人绝非是刘峙、胡宗南那样的酒囊饭袋,是国军中比较能打的角色。

666bedd24c9e0.jpg

黎笋之所以敢在南亚地区肆无忌惮的扩张,与苏联的支持密不可分。七十年代末,中美建交,中苏关系已经不可调和,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两年,在东南沿海已经有所成就。

苏联自然不愿看到日益强大的中国出现,所以试图让中国深陷边境战争的泥潭。而且当时中美刚刚建交,美国人对于中越边境问题也一直在观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之前,中央军委的主要目的仅仅是惩罚一下越南。

666bedde98b4f.jpg

所以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如果演变成中越两国的全面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将会得不偿失,俄乌战场的胶着局势将会提前在中越边境上演。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必须雷厉风行,敢作敢当,以许世友的作风,担此大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666beded00f05.jpg

既然是一场反击战,那么中国军队必须展现出雷霆万钧之势,指挥官的性格直接关系到这支军队的作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如烈火的许世友比温文尔雅的粟裕更适合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

而且当时许世友是广州军区的司令员,距离战场比较近,邓公也是出身于军队,自然明白“兵贵神速”这个道理,由此可见,邓公派许世友出征,乃是明智之举。

666bedf8ed8ef.jpg

许世友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在他的指挥之下,解放军以气吞山河之势一直打到了越南的谅山,如果当时我军愿意,拿下首都河内也不在话下。

越军为了阻挡我军进攻的步伐,无所不用其极,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对我军使用了化学武器,这才有了许世友“一间房子都不留”的命令。

666bee03a2602.jpg

结语

虽说粟裕未能直接指挥对越自卫反击战,但是这个忠贞的革命战士始终心系祖国。他为新中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老兵不死,只会逐渐凋零”,1984年2月5日,粟裕病逝,在遗体火化的过程中,楚青发现了埋藏在骨灰中的三颗弹片,她不禁泪流满面。

回顾粟裕的一生,正如他所作的诗:“遍体伤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诸先。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