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首页 新闻故事 抗大课堂 抗大研究 人物传记 抗战记实 老兵档案 抗战小说 抗战电影 回忆录 历史视频 文物展览 音频档案 会员专区 御墨书苑

粟裕

作者:抗大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3-10-30 浏览次数:440

653f4463cf909.jpg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2月5日逝世。

青年求学

1907年8月10日(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

1916年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

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

1924年3月,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

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入党革命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粟裕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1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

1928年1月,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后到了井冈山。

1929年后,因屡立战功粟裕相继升任营长、团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

1932年2月,粟裕由红军学校调回红四军,仍任红四军参谋长。12月,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下旬,红十军团奉命转到外线作战,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1935年1月,红十军团余部在怀玉山遭日军围歼。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粟裕等率领千余人突围,到达闽浙赣苏区。2月— 4月,建立浙西南游击区,任挺进师(四百余人)师长。5月―8月,与刘英一起指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挺进师的第一次“进剿”,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10月5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成立,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组织部长。

1907年8月10日(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枫木树脚村,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

1916年转入其叔父创办的第八国民学校读书。

1918年,迁居会同县城,先后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和会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

1923年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被录取为选送生。

1924年3月,因错过考期,进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常德)附小和平民中学学习。

1925年春,考上省立二师,后因省立二师进步校长被害,粟裕等进步学生被秘密转移到武昌,安排到叶挺24师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日,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1日,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6月21日,先遣支队撤销,仍回第二支队任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

1939年1月,粟裕在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歼日伪军400余人,俘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

粟裕与夫人楚青粟裕与夫人楚青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12月26日 与楚青在黄海之滨石家庄(今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结婚。

1944年1、2月间,粟裕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土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日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一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1938年3月18日,粟裕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日,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执行侦察任务。6月11日,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日军,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6月21日,先遣支队撤销,仍回第二支队任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

1939年1月,粟裕在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歼日伪军400余人,俘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

粟裕与夫人楚青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12月26日 与楚青在黄海之滨石家庄(今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结婚。

1944年1、2月间,粟裕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土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日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一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

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人物成就

淮海战役中的粟裕淮海战役中的粟裕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1945年12月25日,粟裕所指挥的高邮邵伯战役,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1948年11月6日,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起迎击。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国民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国民党军五分之二兵力),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1947年1月,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共歼国民党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1947年5月,完成整编74师的任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国民党1整编师,迫使国民军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

粟裕与陈毅粟裕与陈毅

1948年5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在其推辞后任代司令兼代政委。1948年6月兼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

1948年6月16日,粟裕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共歼国民军5万余人。7月12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使王耀武盘踞的济南陷于孤立。豫东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参战兵力达20万人,国民党军参战的兵力达25万余人。经过20天连续作战,华东野战军共歼敌9万余人,给了中原之敌以重创,为华东野战军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9月11日,被任命华东野战军总指挥。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24日胜利结束,全歼济南守敌10.4万余人(包括起义两万余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以下将领23名。在阻援打援战场上,国民党援军迟迟不敢北上增援,华东野战军不战而胜。

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地方部队40万。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战役过后,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在上海我军入城式上检阅部队

1949年1月,粟裕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2月开始筹备第三野战军京沪杭战役(实际分为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4月下旬,他指挥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在上海外围歼敌主力8个军。先后兼任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5月20日,粟裕为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8月2日,华东海军由粟裕指挥。

1949年9月中旬―10月中旬,粟裕率领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军委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中粟裕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9年9月3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是第一个上前铲土的,粟裕作为第三野战军代表团团长兼首席代表,紧随朱德贺龙之后第四个铲土。

折叠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粟裕历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50年1月27日出席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会议,粟裕就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6月上旬出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粟裕建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台湾战役。毛泽东宣布:攻台作战仍由粟裕负责。1955年,粟裕与陈赓在天安门城楼1955年,粟裕与陈赓在天安门城楼

1950年7月上旬,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7月14日,粟裕复发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到青岛治疗。8月1日,粟裕病情仍为好转。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到苏联疗养。

1951年9月,粟裕从苏联回国,周恩来朱德向他传达中共中央要他到总参工作的决定。11月12日,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副总参谋长,仍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12月12日,就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

195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通知:粟裕任总参谋长。

在总参工作期间,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指导,提出很多重要建议,提出完整的军队建设计划,实现新中国第一代国防体系建设。

1955年9月27日,粟裕参加周恩来总理授予军衔的仪式。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命令状第一个授予粟裕,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11月20日,增补粟裕为中央军委委员。

折叠建国后期

1958年2月,粟裕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粟此行主要与朝方协商部署志愿军回国事宜。6月30日晚上,他主持总参谋部第四次部务会议,讨论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关总参工作和军队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9月19日,正式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负责院的常务工作。12月30日,国防部命令:粟裕以国防部副部长职务兼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粟裕一叶帅在军科院会议上粟裕一叶帅在军科院会议上

1970年6月,粟裕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途经法国考察了诺曼底。

1973年8月24日,粟裕出席中共十大,在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5年1月13日,粟裕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7年8月,粟裕出席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1982年5月7日 应《淮海千秋》摄制组要求,他参加有关淮海战役的座谈会。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粟裕是如何作总结的

吴琼


2020年08月07日08:07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粟裕是如何作总结的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突出特点与优势。毛泽东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被誉为“军事天才”的粟裕,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总是花费很大精力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利再战。他善于在战争实践中探索战争规律、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创造,显示出实事求是的真功夫。


  领纲战略问题 

  战略问题是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对事物发展起领率作用。作总结,是要获得总体性、概括性认识,战略问题是第一要素。粟裕的总结,多以战略问题领纲。其战略思想的源头,来自于井冈山时期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选择战略发展方向的收获。此后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他发展出了有效的战略分析方法。他认为,出击方向的选择是战略问题,要对敌我形势作正确的分析,要对具体地域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种条件作综合分析,尤其要注意选择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环节和注意利用敌人的矛盾。从粟裕作的总结来看,他的战略分析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宏观分析不尚空谈,简洁扼要。粟裕具有高度的战略敏锐性,善于一针见血地抓住核心问题、首要问题。在经典的《黄桥战役总结》中,他首先指出此次战役“决不能一般看待,以为只是一次大胜仗,捉了大批俘虏,缴了大批枪炮而已”。他认为,黄桥战役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使八路军、新四军会合起来,使苏北和华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增加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利条件。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中,他用短短半页的篇幅,梳理了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同盟与英美帝国主义的矛盾不断发展、中国国内投降派在帝国主义势力间左右逢源、反共浪潮兴起的宏观形势,厘清了黄桥战役的自卫性质和历史价值。 

  在《苏中地方武装的建设问题》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苏北的形势不能单独地讲,因为苏北不是单独存在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苏北的形势。接着,他仅用几句话就点明苏北对敌人大本营的威胁作用、“东方慕尼黑”的危险和中国投降空气对苏北的严重影响,进而指出苏北对敌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地方武装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

  二是长于敌我情势分析,系统性强。粟裕善于把握敌我情势,作出系统性和层次性很强的分析。如《黄桥战役总结》中,他对苏北的政治情况、群众条件、我军情况、韩(德勤)军情况做了系统性对照分析,综合考虑各类条件和各方优劣势。在对苏北地方武装问题的总结中,由于地方武装问题易受轻视,他从打击伪军、发动群众、配合主力、兵员补充和兵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充分说明地方武装建设对保障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这已经远超出苏北一地的地方武装建设问题,而带有普遍的战略指导意义。在《苏中军政党委员会扩大会议总结》中,他全面翔实地从苏中各种力量对比、苏中战略地位估计和国际国内局势发展之可能去向及其对苏中之影响等3大方面、11个小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清晰的战略判断。 

  敢于直面问题

  粟裕人称“常胜将军”,但他的总结总是敢于直面己方的弱点和问题,重视敌人的优点和经验,从而变成自己的经验。粟裕的总结中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客观描述基本情况后,尽力找出己方弱点和对方优势。总结韦岗伏击战时,他指出了我军的5项优点,9项缺点;日军的8项优点,5项缺点。黄桥战役这样的神仙仗,他的总结里却详细列举了我军的12个缺点。这种情况在粟裕的作战总结里比比皆是,实事求是,认真诚恳,令人信服。

  粟裕直面问题的勇气还突出表现在针对不成功作战行动的专门总结,虚心冷静地面对问题进行检讨,以教育部队吸取教训。1947年7月,华野在南麻作战中遭遇失利,粟裕在《南麻临朐战役检讨》中毫不讳言,直截了当地从战略指导的6条失误(如过分乐观、失去重点、急于求战、轻敌等)、战术缺点的6个方面(如不擅攻坚、侦察不力、协同欠缺、干部缺乏等)及后勤装备准备不充分等多个方面向中央进行了深刻沉痛的检讨,并自请处分。1948年7月,在答复对开封、洛阳等战役的批评时,粟裕说:“对我们所指各点,我们完全接受并进行检讨”,随即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深刻反思。他的检讨没有任何粉饰推诿,展现了坦荡胸襟和求实作风。

  锤炼理论素养

  在战争年代,粟裕经历了复杂作战区域、多种作战形式和不同作战对手的严峻考验。他不作流水账式的总结,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而是把总结和研究有效结合起来,对重要问题做系统性、前瞻性的研究,从而让感性经验不断上升为更具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论成果,成为文武兼备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粟裕的理论素养突出表现在他对专题问题的系统性总结。1940年4月,在新四军从江南整训、准备向江北战略发展时,他向主力部队指挥员作了《关于组织战斗》的讲授;1941年5月,在新四军一师参谋工作会议上他作了《现代战争中的参谋工作》的总结报告。这两个报告中,粟裕从人类战争史上军队指挥关系演变和发展谈起,明确指出现代战争不同于以往,它是各种力量的总决赛。指战员不但要懂军事,还要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动员和配合。第二次反顽战役结束后,他将自己关于山地作战观点、见解整理成《山地作战问题》一文,对大兵团山地作战问题做了专题研究。这些为部队尽早完成从平原水网到山地作战转变和从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转变做了很好的理论准备。此外,粟裕还对军队供给工作、敌军工作、地方武装工作和海上工作等等都做了精辟的专题总结和研究。这些成果既有效指导了当时的工作和战斗,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军事智慧。


  善于驾驭士气


  善用兵者多善驾驭士气,持静气而戒骄气,用朝气而弃暮气,从而士气旺盛,所向披靡。粟裕的总结面向广大指战员,为打胜仗服务。他气质沉静刚毅,也以此要求部队。打大胜仗后,他能及时总结经验得失,尤其是立刻就开始打压屡胜之后那种志得意满的骄气。在《黄桥战役总结》的战役缺点部分,他一连指出部队的几个差:通信联络差,射击指挥差,行军力差,供给工作差等。对指挥上也提出严肃批评,如兵团首长不机动,几个纵队配合不好等。在总结苏中反“清剿”斗争时,他严肃指出我方准备不充分这一大问题,包括思想准备不充分、工作准备不充分、执行华中局指示不充分等。粟裕深知,屡胜之后,士气必渐骄,视事较易,从而轻敌致败。戒骄戒躁,成为他在总结经验教训时特别关注的方面。


  粟裕的总结,既有好的思想方法指导,又总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拘一格,选择适宜形式,体现出独特的工作风格,并无私地帮助广大指战员提高指挥艺术,为我国军事思想与军事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


(责编:曹淼、谢磊)



相关内容